繼完成法國部落格後發現些小遺憾後,決定去彌補這些遺珠之憾,參觀奧賽美術館、羅浮宮時,因為太多展覽品了,實在記不得是否有看過拾穗或晚禱,唯一一張米勒作品的照片就是牧羊女了,而它也正是我最愛的ㄧ幅畫,抱著對它的思念,決定去國立歷史博物館再去看它ㄧ遍。

這次的畫展有小美及Frank的陪伴並不孤單,我們一行人還搞個烏龍,錯將國立台灣博物館當成國立歷史博物館,還納悶著為什麼都沒有人進入館內,不是開放到夜間九點嗎?問了保全人員才知道,我們到錯地方了,真尷尬!

夜間的人潮眾多啊!ㄧ抵達時,發現有兩排排隊人潮,分購票及入場入口,果真太受歡迎了,當初去故宮看「大英博物館展」時,也是這樣,就先買票,下次再來看。這次雖然得以進入,但是入口處就已經進退不得了,看到畫作,但無法看到解說文字,所以在人群中鑽來鑽去,真是辛苦,大大破壞了看圖的興致,好不容易走到米勒的著名畫作時,更是眾多人站在畫前,所以左右來回欣賞他的「春天」、「睌禱」、「拾穗」、「牧羊女」等作品。

二二八紀念公園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第一次來到這呢!




排隊購票的人潮

排隊入場的人潮,才星期二夜間,怎麼這麼多人啊!


奧賽美術館,好懷念的地方啊!
Frank,這下你的暑假作業就有啦!

PS:因為館內無法拍照,就截自網路有關此展覽之畫作囉!

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1814 ~ 1875
米勒是法國一位偉大的寫實主義田園畫家。批評家朱里亞.卡萊德在他撰寫的巨著《米勒藝術史》中,指出米勒的作品刻劃出他當時那個時代一般平民的人心和思想,表現了近代思想,是位高貴而不朽的人性畫家。他出身農民,一生描繪農夫的田園生活,筆觸親切而感人。

  羅曼羅蘭曾撰寫一本《米勒傳》﹝The Popular Library of Art 叢書之一,1902 年在倫敦出版。﹞當時羅曼羅蘭正在撰寫「偉人傳」,1903 年出版《貝多芬傳》,1907 年出版《米蓋朗基羅的生涯》。他把米勒也列為英雄之一,因為他認為米勒具有忍耐、愛、勇氣與信念,從事藝術,深具不屈不撓的英雄精神。

  米勒一生留下作品不多,他從 1840 年至逝世的三十多年間,所作的油畫約僅八十幅,而且多數是小幅。這並非他對創作缺少熱情和精力,而是他重於思考。每作一畫經常重複思考,這可從他留下的許多素描草稿看出。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並不在於作品之多寡,只要能有幾幅作品在美術史上留名,也就足以永垂不朽。米勒就是如此。

﹝The Angelus﹞睌禱

1857 ~ 1859 年  ,奧塞美術館,巴黎,法國

描寫兩位年輕夫婦聽到向晚的鐘聲,虔誠的向神禱告的情景。在遠遠地可以看到教會尖塔的黃昏田地上,兩人如剪影般凸顯出來的姿勢令人感動俄國大文豪托爾斯太極力稱讚這幅畫,米勒也因此畫而聞名世界。米勒在這幅小品中畫上廣漠的空間,並且加入浩瀚無際的感懷。

其實,米勒一向憑記憶作畫。因米勒擁有如照相機般超強的「視覺記憶力」能過目不忘。著名的「晚禱」和米勒絕大多數的創作一樣,是出自記憶。米勒在1865 年解釋說,畫「晚禱」的時候,他想起小時候家人在田裡耕作,祖母每次聽到「晚禱」的鐘聲,一定會叫大家停下工作,脫下帽子、虔誠地為亡魂念晚禱經文。

ㄧ走近看到這幅畫時,也或許是在擁擠的人群中尚無法看到文字解釋時,就直接欣賞這幅畫,深深被它感動,農民生活的辛苦以及向天祈求的神情,讓人有股辛酸的感覺。

﹝The Gleaners﹞ 拾穗

1857 年,奧塞美術館,巴黎,法國

在 1859 年的《晚禱》及1857 年的《拾穗》之中,至今仍存在著與製做當時同樣感人的質素。米勒生長於諾曼第的農場,本圖是他在 35 歲左右以前尚找不到藝術方向的苦鬥時代之代表作。他討厭巴黎瘋狂似的氣氛及噪音,1849 年在巴比仲的小樹裝莊找到他的憩息之地他在此地碰到了狄奧多爾‧盧梭,並結為知交。這個時期對米勒而言誠為幸福的時期。他在《拾穗》之中初次使用寫實主義的手法,這特別可以見諸收割之後一望無垠的稻田中站立的三個人。其簡潔紮實的素描功力,及風景處理上對於不必要部份的省略之點特別引人注目。馬車、馬、房子、樹木、雜草等的背景及其間所見的小人影乃是此一廣大的勞動場面所不可或缺的成份。在米勒的作品中常以人物為中心,這一點異乎經常聽懂﹝森林語言﹞的其他巴比仲派畫家。其後梵谷還臨摹過米勒的作品。

對一般人來說,「拾穗」等於是米勒的代名詞,沒想到「 驚艷米勒 」展竟同時有三幅以「拾穗」為主題的畫,觀眾驚艷不已。其中,艾杜安「香柏杜安的拾穗者」和米勒的「拾穗」在同一年誕生,布荷東「拾穗者之歸」稍後出現,三幅「拾穗」的命運卻大不同。

惡毒的藝評家,當年批評米勒的「拾穗」畫的是「衣不蔽體的稻草人」,卻將布荷東「拾穗者之歸」畫中正前方、頭頂著麥綑的拾穗女譽為「農村女神」。

法國沙龍展藝評帝耶高冷嘲熱諷寫道,畫家在處理卑微主題的時候,不一定要以「呈現世間醜態」的畫法來顧影自憐。當年的藝評家一致認為布荷東筆下的鄉村,美好到「可以媲美眾神居住的奧林帕斯山;他所畫的農家女個個花容月貌,好似古希臘的女神下凡」。不像米勒畫的是飽經風霜、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的村婦。

「拾穗者之歸」既獲得眾人一致好評,還榮獲法國沙龍展一等獎章,當時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更自費買下此畫。

艾杜安「香柏杜安的拾穗者」以一字排開的微小人物,凸顯拾穗者在變幻莫測的天色下搶救自己辛苦所得而更顯渺小,也博得沙龍展觀眾及藝評家的一致好評,立刻就被當時的帝國博物館蒐購。

最靠右的半立半蹲的長者祖母,雖然年邁,動作稍拙緩,但依舊挺起身子,和著媳婦孫女,象徵性地拾幾株麥穗在手,仍不時地檢視並為她們加油打氣,作為一個家族長老的精神支柱與標竿。三個女人,距離不等,高度有別,動作則一如連續劇畫面;由祖母的半立,經左邊孫女的半蹲,到媳婦的全蹲深躬;手掌由祖母的全開,做欲拾之勢,到孫女初觸地面,而終於媳婦的拾穗在握,像極一幕活動的電影畫面,米勒纖細的心靈與精敏的雙眼,洞悉人間的寒暖悲歡,在他筆下一一現形,一一還原。 更令人為之鼻酸的是,三位祖孫三代的農婦拾穗時的位置,與遠離正在收割運作,忙於收工打包農地主人的主要工作圈形成對比;祖孫三人未敢驚動他人,默默拾穗,默默撿拾農地主人剩餘殘存的落穗,那種卑微,並甘為卑微的平民性格(三人都在地平線以下),才是米勒畫面人物背後不為人知的偉大悲情。

米勒的作品擅長運用藍、紅、黄三種元素的顏色,在本幅畫中也可見其端倪,呈現農家之生活。

﹝Spring﹞ 春天

1868 ~ 1873 年,奧塞美術館,巴黎,法國

這是最晚年的四季四部作品當中的一幅,在這四部當中,是幅特異之作。米勒大多將其對自然的專念表現在農民身上,唯獨晚年的這幅畫,正面接近自然想斷定自然的神秘。

「春天」是一幅純粹的風景畫,是米勒在巴比松的工作室裡完成的。工作室外面有一個花園,依偎在楓丹白露森林的旁邊。森林看來好似一堵綠色的牆,嫩綠的春芽及修長平行的樹幹帶來輕盈的感覺。米勒對大自然觀察入微的米勒,描繪出春季雷雨的烏雲、雨後的彩虹、飽含濕氣的泥土、零星散布的春季花卉、開花的果樹等。

「春天」更承襲了北方風景畫派的傳統,講究無微不至的觀察,還有微小人物,在烏雲密布的天空下,不可駕馭的大自然反映出人類的渺小無助。但這幅畫也受到了新繪畫的影響,追求迅速直接的感覺及印象,對於明亮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春天》是哈特曼(Fréderic Hartmann)於1868年3月向米勒訂購的四季系列其中的一幅。哈特曼原來是米勒好友胡梭(Théodore Rousseau)的經濟支柱,在胡梭去世的時候發現了米勒的作品,對其粉彩畫尤其著迷。他在訂購時立刻預付了一萬法郎的訂金,雙方議定的總價是二萬五千法郎。米勒買了四張畫布,準備著手作畫。不過他這回工作的進度斷斷續續,在1870-1871年返回故鄉格賀維勒的期間甚至完全停擺,後來回到巴比松之後才又繼續進行。《春天》是第一幅交件的作品,於1873年5月18日交到了哈特曼手上。1874年陸續完成《夏天,打蕎麥的人》(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典藏)及《秋天,麥堆》(波士頓美術館典藏)。最後一幅《冬天,樵夫》(英國加的夫威爾斯國立博物館典藏)尚未完成,米勒就與世長辭了。
實際看到畫作時,色彩更為豐富,花朵與彩虹活靈活現。

紡紗女,奧弗涅的牧羊女1868-69

年輕的農家女坐在草地旁的斜坡上,一邊看顧吃草的山羊一邊用紡錘抽羊毛紗。她穿著米灰色粗布袍,肩上披著一條羊毛圍巾,腳上穿著木鞋,頭上戴著奧弗涅(Auvergne)地區傳統的「鐘形」無邊草帽。榛木紡紗桿上插著以布條固定的羊毛束,牧羊女以左手所持的紡錘來絡紗。

 

這幅油畫是在巴比松完成的,但其草稿來自米勒在1866年旅居奧弗涅及亞利耶(Allier)地區時所畫的多幅速寫。當時米勒陪妻子到以水療著稱的維琪(Vichy)療養,當地的鄉土人情使他大開眼界。他在寫給好友宋思爾(Sensier)的信中提到:「這裡的鄉下人和巴比松的農民味道完全不同。他們長得一副道地的笨拙土氣,保證你絕對感覺不到著名的水療勝地近在咫尺。每個婦女都帶著和善親切的臉孔,她們的長相完全吻合哥德式藝術的典型相貌。」

 

奧弗涅的原始景觀及敦厚鄉民打動了米勒的心,因此這幅畫透露著一種特殊的情感。紡紗女的面孔似乎籠罩在光環之中,眼窩凹陷,雙唇微啟,背光的身影後方是浮著朵朵白雲的明亮天空,襯托出人物超越時空的永恆感,猶如孤寂、隱遁的象徵,若隱若現的羊群,更加深了虛無飄渺的感覺。

 

這幅畫的構圖經過精心的研究:「明亮的天空與灰暗的土坡,霧般的雲朵與牧羊女結實的身軀,牧羊女應是不知愁的年紀卻帶著一臉憂愁,這一切都形成極為強烈的對比。」女郎的表情的確耐人尋味。正是由於以上種種原因,《紡紗女》才被視為米勒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牧羊女(與羊群 )Shepherdess with her flock
1864
法國巴黎奧塞美術館

 

這幅畫,是我最喜歡的畫作,是可愛的少女亦或是整個構圖吸引我,我自己也不清楚?但就是愛這幅畫的意境......

米勒從1862年開始構思這幅牧羊圖的創作。根據宋思爾(Alfred Sensier)的說法,雖然米勒未曾向任何人提及此事,但是「這件作品全盤佔據了他的思維」。《牧羊女與羊群》完成後在1864年的沙龍展公開展出,結果博得觀眾一致的好評,這是米勒第一件「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展場上佳評如湧,「精緻優美」、「曠世傑作」等讚美之聲不絕於耳。後來,法國名作家兼權威藝評家高帝耶(Théophile Gautier)也稱讚它是「一幅完美的畫」。
全畫洋溢著寧靜安祥的和諧之美。年輕的牧羊女(可能是米勒的女兒)站在羊群的前方,戴著紅帽,披著羊毛短斗篷,低著頭正在打毛線。她獨自一人領著羊群,站在蕭瑟、陰暗、單調、平坦的曠野中,一望無際的草原一直延伸到遠處天地相會的地平線。這幅風景畫的準確及其淡淡愁緒令人擊節嘆賞。牧羊女身後的羊群聚攏在一起,將夕陽餘暉反射成波濤起伏的光點。簡單的場景更能反映出畫家爐火純青的功力:完美的構圖、巨細靡遺的細節(如牧羊女腳邊散布的小花),我們再一次看到藍、紅、金黃色組成和諧完美的畫面。米勒因為這幅畫而得獎,原本對米勒作品興趣缺缺的法國政府想要購畫卻遲了一步,因為米勒已經答應要賣給保羅特斯(Paul Tesse)。《牧羊女與羊群》和大部分巴黎奧塞美術館珍藏的米勒作品一樣,都是來自巴黎富商索夏爾(Alfred Chauchard)的遺贈。

 

米勒的「牧羊女與羊群」雖然不能夠歸為人物肖像,但是,由畫中的牧羊女卻可以看出時代和藝術風格的演進。「牧羊女與羊群」可說是透露出當時農民實際生活的景緻,低頭祈禱的牧羊女透露出農民單純的心與虔誠的宗教情懷,整幅畫面呈現出一股靜謐的氣氛。米勒流暢沈靜的色彩,把因為生活壓力而不得不微微傴僂的牧羊女身軀,描繪得像是一座矗立在大地上的雕像,讓人們很難不多看幾眼;儘管她的衣衫襤褸神情也很疲憊,在米勒眼中,她和其他的農民都是「日復一日勞動,來養育偉大民族、締造美麗國家」的英雄,畫中帶有一種平凡的詩情畫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y & T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